贵州师范学院“十四五”大学科技园发展规划
大学科技园是国际上最早的新经济源头和新兴产业策源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也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核心载体与服务平台,更是新时代支撑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力量与创新生态中枢,是实现一流大学社会服务功能和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打造支撑战略发展的高水平创新平台。《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平台建设,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载体功能,到2025年,培育200个以上创新创业孵化载体,新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00 家,力争培育75个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全力申报好国家大学科技园。
大学科技园作为拥有高校创新源头的重要平台,需要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十四五”期间是学校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时期,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和贵州省大学科技园发展的相关政策举措,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服务社会的职能,加强学校与社会的政、产、学、研、金、用全面深度融合,切实将贵州师范学院大学科技园建成区域性创新高地。
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贵州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实施纲要(2018—2027 年)》、《贵州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 年)》精神,以《中国共产党贵州师范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和《贵州师范学院“十四五”改革与发展规划》为依据,全力贯彻学校“12345”发展思路,坚持以创新为源泉,努力提升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能力,加速转化科技成果,对接产业引入投资机构,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全力做好国家大学科技园申报工作,使之成为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
本规划以集成校内外资源,在体制机制上找出路,在“专”和“特”上下功夫,在质量和效益上找发展。从“体制机制顺、造血功能强,服务地方特、资源集聚多,合作共享通、孵化功能全,项目质量高、培养人才优。”四十字方针上对标对表,重点阐明未来五年贵州师范学院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科学统筹、合理规划“十四五”期间大学科技园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描绘未来五年大学科技园发展新蓝图,是未来五年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规划期限为2021年—2025年。
第一部分 发展基础
一、取得的发展成绩
(一)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
“十三五”时期是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和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深刻变化的五年,尤其是收官之年全球蔓延新冠疫情,对大学科技园入园创业者产生重大影响。启动贵州师范学院大学科技园建设以来,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坚持因地制宜,按“一园多区”的布局,建成16000 平方米孵化场地,其中,路演厅4个,工位500个,企业独立办公室50间,交流区8个。建成数字化线上服务平台和线下平台。先后获批省级大学科技园;省级思源众创空间,国家级思源众创空间;省级非遗数据库中心,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同时被贵阳市科技局、人社局、工信局、文旅局认定为相应的市级基地。形成“一个国家级4 省级7 个市级”平台基地。
(二)入孵企业快速成长
“十三五”期间,累计孵化企业112 家,毕业企业35 家,在孵企业51 家,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17 家,占比33%;其中企业自主专利90 项,企业法人代表作为专利权人58 项,学校教师作为专利发明人创办企业获学校授权专利32 项。高新技术企业5 家,占比7.8%。企业获批小微企业27 家,占比53%。
(三)纵横协作取得新进展
先后加入贵州省大学科技园联盟、西南大学科技园联盟、中国大学科技园联盟,依托各级大学科技园联盟助推了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先后与省内多个市县区合作,与贵州股权交易中心互挂牌子。形成了互联网+、生物技术、智慧教育、文化创意等四个板块为代表的创业生态。协同实施横向项目50余项。
(四)创新创业教育成果丰硕
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05 项,其中,国家级178项,省级327项,参与学院达100%。各类比赛获奖18次,其中,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贵州省决赛中获3银6铜;“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1金1银3铜;《创新创业训练营》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开启了全省第一门创新创业教育国家级金课。
二、存在的问题
“十三五”期间,大学科技园各项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一)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虽然搭建了大学科技园的管理构架和运营机构,但是管理机构一直没有健全编制。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的运营公司,但是公司注资股东为印务中心和培训中心,两个股东个头小,没有投资能力,且系校办企业的清理注销对象。亟需解决管理机构的编制,改革运营公司股权架构、提升综合运营实力。
(二)发展空间有待进一步拓展
物理空间零散不聚集,配套功能不能较好聚焦;物理空间与社会市场的链接度不够紧密,发展空间与发展需求不相协调,不能满足新的发展需求。亟待建立集聚核心突出、链接市场社会紧密、创新要素灵活的物理空间。
(三)项目成果质量和数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特色学科与区域战略的粘合度不够紧密,在攻关突破上的核心竞争力有待挖掘,特色学科与业态之间链接以及与区域产业融合还需加强。项目成果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规模和数量有待进一步拓展提高。
(四)协同发展有待进一步融合
资源互补没有与发展相协调,与地方政府、行业组织、企业间融合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开展与地方性合作中政策支撑、技术熟化程度、成果质量以及融合的深度有待进一步凝练提升。
(五)企业孵化的硬核有待进一步培育
入园企业科技含量低、个头弱小,抗可逆能力不足,新冠疫情期间有部分企业变成僵尸企业,领军性企业需要进一步培育,发明专利质量不高、数量较少,专利成果的应用和转化支撑不够,与转型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协调,需要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六)人才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
创想与创造的链接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实践育人、政策引才的支撑还相对薄弱,高科技能力人才、产业人才匮乏,大师和工匠的引领作用还有待培育。
(七)可持续发展路径有待进一步探寻
硬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走出去、请进来整合资源的力度不够,科技园可持续发展资源、项目需要进一步整合挖掘。
三、机遇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的目标、思路、举措,必须紧紧围绕建设区域一流特色鲜明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从夯实大学科技园整体实力,助推学校全面提升综合实力,认真研判当前面临的形势,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
(一)发展机遇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经济长期向好,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从全球范围来看,大学科技园不仅是全球新经济发展的源头,还是教产协同创新与产教融合发展的核心载体,更是高科技创业带动高水平创新的战略性功能平台。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流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在全国“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设置了专业展板介绍全国国家大学科技园30 年的发展,这是大学科研实力体现,国家大学科技园将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其它社会优势资源相结合,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提供支撑平台和服务的机构,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启动大学科技园建设工作以来,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学科技园发展之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国家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推动西部地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幅提升区域和地方科技创新效能,支撑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支持西部地区实施“双创”升级行动。
贵州开启“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新征程,全面加快科技强省建设。贵阳贵安“强省会”五年行动总体目标明确要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要培育科技创新主体,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通政产学研金用全链条通道,全力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构建多元开放合作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在贵阳贵安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到2025年,累计新增新型研发机构3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0家,具备研发能力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的30%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8件以上。
(二)面临挑战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人工智能、区块链、纳米材料等新技术层出不穷,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纵深发展,受多重制约因素影响,大学科技园在新一轮发展中应有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总体上存在“创新创业层级不高、科技成果转化不力、科技集成服务不济、产教跨界融合不够、开放创新生态不优”等问题。目前,全国高等学校共2874所,只有139家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就西部地区而言,四川126所普通高校,国家级大学科技园7家,省级大学科技园12家,贵州76所普通高校,现仅有国家大学科技园2家,省级大学科技园9家。
我校大学科技园经过5年多的建设和发展,孵化项目及团队与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人才培养取得长足发展。但是体制机制仍是影响科技园发展的瓶颈,而且板块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快,项目质量、数量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相比发展较早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区域内同类高校大学科技园发展突飞猛进,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面临新的挑战。坚持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拓宽视野,提升当档次,提升建设运营管理水平,融入更高更宽泛的平台和经济圈,高标准推动大学科技园健康持续和可持续发展。我校作为省级一流大学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提升我校大学科技园科技产出率、推进成果转化,实现后发赶超,挤进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圈层势在必行。
总的来看,国内外大环境对我省发展总体有利,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贵州发展、情系贵州人民,为我省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我省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期、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期、区域发展战略叠加带动期、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期的重大机遇,贵阳贵安“强省会”五年行动明确了29条措施大力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校大学科技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科研成果转化是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要抢抓贵州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机遇,结合贵州基础教育、乡村振兴、新兴产业发展等迫切需求,汇聚高水平人才和科研团队,构建与产业需求导向紧密结合的研究院、高端智库、协同创新中心和继续教育服务平台。要瞄准学术前沿领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行业关键性技术,主动对接贵州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发挥人才优势和科研平台优势,融合企业资源,推进产学研结合。加速转化科技成果,对接产业引入投资机构,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全力做好国家大学科技园申报工作,使之成为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
第二部分 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深入认真落实《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规划纲要》、《关于促进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为统领,深化政产学研金用链条融通,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创新资源共享与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师生创业和人才培养,促进高校创新资源支撑区域经济发展,把大学科技园建设成为区域科技教育经济有机结合的示范载体,成为创新创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支撑和重要阵地。为提高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做贡献。
二、发展定位
我校大学科技园紧邻贵阳乌当经济开发区、乌当洛湾云锦医药食品新型工业园,处在贵阳市东北城市组团,与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贵阳综合保税区联袂成带,是贵阳市东部产业新区建设的核心区,具有承载中心城区拓展、中高端产业转移的广阔空间,区位优势明显。把大学科技园建设成连接贵阳市与贵州省人才交流、科技成果共享、经济共同繁荣的桥梁。促进人才、科技、产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把大学科技园建设成为黔中创新创业、人才聚集的平台,成为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结合与汇聚的平台,成为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培育区域经济增长的平台。完善并落实激励政策及措施,鼓励广大科研人员以自主创新为主线,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园区的高科技研发和企业项目的孵化工作,把大学科技园建成学生实习实践、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学科与产业互动的产学研基地。推动学校与区域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贵师院—智慧云锦创新创业中心为核心的大学科技园,引领示范辐射带动,构筑“苗圃圈-孵化器-加速器”紧密链接的新型产业经济带。
图1 全省区域主导产业分布状况
图2 大学科技园与乌当城市发展主轴融合
图3 大学科技园在乌当创新业态核心点
图4 校地协同创新创业圈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大学科技园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聚集资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建设和改革为动力,以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区域经济发展为重点,按照“体制顺、机制活,空间足、功能齐,融度紧、特色优,实力强、可持续”的总体部署,紧扣学校学科建设发展方向,围绕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这条主线,搭建全链条政产学研金用服务体系,构建以“大生态、大数据、大健康、大文创”为领军的产业板块,把大学科技园建设成为学校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重要渠道,科技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载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成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成为创新创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和重要平台,建成西南地区有特色的大学科技园,为成功创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创造条件。
(二)具体目标
按照“一园多区”的布局,构建一个核心园多个产业分区。到2025 年,一核多点支撑、多区域多产业协同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加快推进校地合作落地,建成环贵师院-智慧云锦创新创业中心。围绕学校学科在全省产业中的优势,发展“1+N”区域产业协同分园。夯实“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新创业链条基础,助推双创生态链实现校内全覆盖和校外大融合,营造融合、协同、开放、共享的双创环境,推进师生双创及科技成果产业化,反哺学校领军型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图5 大学科技园创新链条圈层
1.健全完善大学科技园机构。完成科技园独立编制机构及人员配置,理顺体制机制,完善管理体系。深化运营公司改革,从源头上解决公司硬实力,完善投融体系和服务体系。
2.拓展大学科技园发展空间。突破物理空间面积瓶颈,加强与周边产业园的链接、实习实践基地的拓展,省内产业关联支撑区域的对接,建立园区共同体、飞地园区,力争建成大学科技园核心孵化总部。
3.提升大学科技园整体实力。以建成国家大学科技园为重点,集聚区域专家、人才、资金和企业等创新要素,不断夯实基础,凝练特色,加快融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积极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产学研合作新路,把大学科技园建成区域科技教育经济有机结合的示范载体,最终实现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4.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大学科技园建设的目标与“双一流”建设目标任务有很多契合点,大学科技园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提升科研水平与推进成果转让,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等方面发挥特有的作用。夯实大学科技园建设基础就是夯实“双一流”建设的支撑。
图6 大学科技园功能机构图
(三)主要指标
到“十四五”末期,贵州师范学院大学科技园建成至少1-2个国家级孵化平台;建成1个飞地园区;1个虚拟孵化器;1个园中专业园;3-4个专业众创空间;1-2个省级孵化器;总面积达到2 万平方米以上。建成贵师院—乌当智慧云锦科技园,乌当区创业创新联盟,贵阳市一站一台乌当区贵师院窗口。引入3-5支产业投资基金,建成1-2个产业研究院,建成200人以上的智能导师库、专家库。建立创客团队280支以上,在孵企业达200家,其中30%以上的在孵企业拥有自主发明专利,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家,大学科技园50%以上的企业在技术、成果和人才等方面与依托高校有实质性联系。战略科技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等多层次人才数量大幅增加。举办项目路演或者培训交流300个(次),创新创业培训达18000人次;申报和合作实施各类科研计划项目100项,形成专利等知识产权300项,文化创意作品500件,孵化创新性科技成果30项;建立大学科技园学生实习实践基地30个,建成综合技术检测平台5个;园内在孵企业总产值达3亿元;每年为学生、社会提供200 个以上的就业机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1000人次。每年研发高新技术和文化创意项目20个,培育与孵化高新技术和文化创意企业30家,向社会辐射与推广高新技术和文化创意成果300 项培养高科技和文化创意研究与经营管理人才100 人,园区高科技和文化创意企业的年技工贸总收入在2025 年达到10亿元,利税达1.0亿元。
专栏1“十四五”科技园主要指标
名 称
|
内 容
|
数 量
|
必须完成指标
|
孵化物理空间 |
边界清晰、布局集中、法律关系明确的20000 平方米自主支配场地。 |
≧20000㎡
|
提供给孵化企业使用的场地面积应占科技园 可自主支配面积的60%以上;
|
运营机构 |
实际运营时间在2年以上,管理 规范、制度健全,经营状况良好; |
|
具有职业化服务团队,经过创业服务相关培训 或具有创业、投融资、企业管理等经验的服务 人员数量占总人员数量的80%以上。 |
在孵企业 |
|
≧80家 |
园内在孵企业达50家以上。大学科技园50% 以上的企业在技术、成果和人才等方面与依托 高校有实质性联系。 |
专业众创空间 |
大数据专业众创空间 大健康专业众创空间 |
1-2个 |
国家大学科技园内必须有1 个以上专业众创 空间等双创平台。 |
创业导师 |
|
≧100人 |
具有专业化的创业导师队伍,在技术研发、商 业模式构建、经营管理、资本运作和市场营销 等方面提供辅导和培训。 |
发明专利 |
|
≧30项 |
园内在孵企业达50家以上,其中30%以上的 在孵企业拥有自主发明专利; |
投融资服务机构 |
|
3-5家 |
园内有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融资担保等金融 机构入驻,或与相关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至少有3 个以上投资服务案例。 |
高新技术企业 |
|
15-20家 |
不断为入园企业创造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条 件 |
技术服务协作转化平台 |
|
1-2个 |
具有技术转移、知识产权和科技中介等功能或 与相关机构建有实质性合作关系。 |
专家智库信息系统 |
|
1个 |
专业研究院 |
|
1-2个 |
创客团队 |
|
≧30支 |
举办多元化的活动,每年举办创业沙龙、创业 大赛、创业训练营和大学生创业实训等各类创 新创业活动。 |
创客训练营 |
|
≧50次 |
创业大赛 |
|
3-5次 |
创业沙龙 |
|
≧40次 |
创业路演 |
|
≧40次 |
创业培训 |
|
≧30次 |
创业论坛 |
|
≧25期 |
文创产品 |
|
≧300件 |
|
毕业企业 |
|
≧40家 |
|
协同区域建设大学科技园 |
纳入乌当区“十四五”规划和学校“十四五”规划。 |
|
纳入大学和地方发展规划,已建立与地方协同 发展的有效机制。 |
实习实践基地 |
|
10个 |
建有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能够提供场 地、资金和服务等支持。 |
试验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开放平台 |
|
1个 |
能够整合高校和社会化服务资源,依托高校向 大学科技园入驻企业提供研发中试、检验检 测、信息数据、专业咨询和培训等资源和服务; |
云锦产业学院 |
对标经开区产业发展,订单是培养人才 |
1个 |
集聚省内外专家资源,为智汇云锦业态实体提 供培训、咨询、认证等相关服务。 |
国家大学科技园 |
|
1个 |
|
校园书店 |
|
1个 |
集聚校内外资源,为师生提供购书、洽谈及交 流服务。 |
第三部分 发展任务
一、理顺体制机制行动
加快管理机构设置。抓好大学科技园管理和运营的顶层设计,建立符合科学化管理的大学科技园专门机构,完成科技园独立编制机构及人员配置,理顺体制机制,完善管理体系。负责制订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规划,研究提出并落实促进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各项相关政策,协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与园区入驻单位的关系,负责入园项目的审批、考核、种子资金发放等各项管理工作。
专栏2 管理运营工程
1.管理机构建设工程 建立符合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要求、切合学校实际的大学科技园编制管理机构。配备相关人员、完善和建立有关制度。 2.运营公司改革工程 改革现有运营公司,提升公司的运营实力,建立具有现代化运营能力、有投融资能力现代化新型运营公司,完善管理运营关系,明确责权利边界。
|
深化运营公司改革。从源头上解决公司硬实力,完善投融资体系和服务体系。公司代表大学科技园对外行使法人职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负责大学科技园的运营,承担园区建设、中介服务、物业管理、招商引资、技术转让等项职能,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法律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为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营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通过开发经营,实行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从而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平台提升行动
改造升级平台基建。平台支撑战略是大学科技园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是科技园发展的功能性“内功”。加强科技园为创新、研发、孵化活动所提供的物理空间、基础设施、综合服务的建设,提升和完善管理、工作、生活服务设施。加强信息环境建设,建立线上信息服务平台、集成线下平台资源,以校地、校企共建共享方式,建立创新组织网络、信息网络、无形网络,打造线上创新创业综合平台、特色平台、集聚企业,形成虚拟空间无边界融合,带动校内创业、就业,打造知识创新群体效应与集聚效应的优越环境,形成省内知名创新创业平台。
构建提升综合服务体系。探索服务体系规范化、市场化、专业化连锁经营的众创联盟模式,成熟一个学院建一个创客空间,成熟一个业态建一个专业众创空间,形成综合的众创联盟体系。搭建孵化平台、转化平台、资本运作平台等综合服务体系,为入园企业提供资金、人才、培训、市场、中介等领域的无障碍绿色通道,形成大学科技园强大的服务功能,促进园区企业的孕育、发展与集聚。结合省相关部门打造区域行业赛事,主动争取赛事承办和参与比赛,形成以赛促创的创新创业氛围,引领师生创新创业,促进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提质升级。
专栏3 平台建设工程
1.创客空间工程 结合学校学科建设发展实际,配套建立促进学科发展的3-4个专业众创空间;强化外部资源整合,协同区域创新主 体,共同建立校地创新联盟; 2.孵化器建设工程 进一步盘点园内资源,对标国标、省标,分类建立新型创新平台,建1个国家级孵化平台,建成1个飞地园区,1个虚拟孵化器,1个园中专业园,1-2个省级孵化器。 3.校地联建工程 加强与区域的协同,紧扣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和业态需要,共建贵师院—乌当智慧云锦创新中心,共建贵州师范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园内建立贵阳市一站一台窗口。 4.投融资平台建设工程 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组织的链接,根据科技园发展所需,引入3-5支产业投资平台基金,协同建立投融资平台。
|
建立多元化投融资路径。充分利用政府政策,引入青数据、科技创新劵,建立和引入种子基金、创业基金、风险基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向园内技术创新项目和高科技中小企业投资;探索建立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机制,在科技园区积极吸引各类风险资本,为科技含量高、成长潜力大、市场竞争力强的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服务。吸引政府产业创新基金创投,链接金融机构、投融资平台,吸引创业辅导、专业培训、管理咨询、风险投资、信用担保、产权交易等中介机构入驻,联动社会资本,为园区和产业服务,助力校地、校企创新型科技孵化器建设。
三、人才培养行动
搭建多范式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全覆盖普惠式课程教育、课题式探索性教育、实践性产业式实战性教育,不断探索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促进创业人才培养。为在校大学生(包括毕业三年内大学生)创业初期提供创意、体验、展示自由开放的工作与服务场所。建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各种实习实践机会,采取举办大学生创业培训班、大学生创业论坛、沙龙和大学生创业商业计划竞赛等方式,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搭建省、市大数据及双创人才基地,争取专项支持。积极开展专创融合、科创融合培训,开展常态化大学生劳动教育、创业、就业培训,开展专业技能提升培训,增加学生就业择业渠道。
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采取校内培育+校外聘请相结合的方式,搭建一批懂管理、会经营、有实战经验的创业导师队伍。建立师生及社会人才来园创业的合理流动新机制,辅导企业大手牵小手,协同发展,培养一批优秀创业人才。
专栏4 人才培养工程
1.创业导师培养工程 按照自己培养一批、外部引入一批,培养一支200人左右的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导师; 2.创业就业培训工程 加大“苗圃”培育力度,把创想不断变成创业和创造,按流程系列评审,通过举办项目路演或者培训交流,采取1+1双导师培育,1 对多的投融资风险评定,夯实创业就业基础。拟“十四五”期间开展路演不低于200 场(次)以上,创新创业培训达18000 人次以上;培养高科技和文化创意研究与经营管理人才100 人,研发文创产品不低于300 件。 3.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程 整合科技园内外资源,建立10个大学科技园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社会提供200个以上的就业机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1000人次以上。 4.新型技能培训工程 拓宽学生创业就业渠道,协同社会资源开展新型技能认定培育培训,建立多门类的提升学生技能的培训计划,为学生提供实用型强、增加就业本领的技能证书培训服务。
|
构建便捷创业服务体系。建立线上线下协同的综合服务体系,为创业者提供配套服务。举办项目路演、培训交流及创新创业培训,引导创业者用好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提供的扶持政策和基金,让创业者在园区安心创业。支持园区企业接纳学生实习和就业,支持学生到园区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以创业带动就业。
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行动
围绕贵州大数据、大生态、乡村振兴、大健康的战略布局,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实际,与区域关联领域开展协同攻关和研发。促进校地联动,依托区域特色,联合共建试点、示范项目,引领、带动区域发展新兴产业,探索新模式,推动平台经济有序合规发展。
聚集校内创新资源、开放公共资源,链接校外资源,整合资源优势,依托校内科研、教学资源,探索科技设备开放共享,共建校地、校企联合实验室,研发平台,打造区域校地共建新模式。普查并建立专家、学科及职业研究背景等资料,结合基础教育、乡村振兴、新兴产业发展等迫切需求,汇聚高水平人才和科研团队,构建与产业需求导向紧密结合的专业研究院、高端智库、协同创新中心,集成服务乡村振兴产业团队,对标乡村规划、产业、发展、文化等多要素服务乡村振兴,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农业经济人培训、农村技能人才认证等。
加强与地方政府及业态的深度合作,分层级建立完善开放灵活的政、产、学、研、金、用协同创新体系;建立产业行业专家库、建立区域发展项目库,联动园内智库,面向省内转化产业、行业、部门输出,助力地方、企业发展,反哺学科建设,提升纵横项目的质量和数量能级。
专栏5 资源集聚工程
1.智库建设工程 对标全省产业发展战略,建立集大数据、大生态、乡村振兴、大健康的专家综合智库;根据业态聚焦,建立1-2 个专业研究院。 2.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工程 整合学校仪器设施设备,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建立一个线上仪器开放共享平台,把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协同起来,把设施仪器使用效率做到最大化。 3.区域项目库建设工程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主动对接政府机构、行业组织和企业,把项目带进来,建立一个线上项目资源库,根据需要 把项目落地。 4.合伙提升工程 加强与区域业态的深度融合,聚焦突出问题和关键瓶颈,高效配置创新资源,构建“专、精、特、新”的政产研经用全发展业态,重点集中力量攻克短板,弥补资源短板,弯道取直,提升大学科技园的综合实力。
|
五、成果与技术转化行动
引进培养有技术、会管理、懂市场一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复合型专业化团队,提升大学科技园专业化的发明评估、质量管理、市场分析、商业推广、交易估值、谈判签约等系列服务业的供给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收集、整理、筛选和更新成果信息、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版权、著作权、论文、著作等)信息、人才(校内人才、社会复合型人才等)信息、政府关于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等方面的综合信息、投融资信息、高新区等科技园区信息、地方技术需求信息等各方面与成果转化有关的信息,并建立信息数据库。通过搭建校内与校外资本、技术、项目、人才的需求主题和供给主题之间良好的信息互通平台,构建以项目为纽带的全方位综合服务体系,通过内联外引,实现具有市场潜力的科技成果的培育、孵化和转化,加速推进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建立技术成果交易中心,对标规范技术合同登记,技术经理人配置,选派人员参加技术培训、技能等级及资格培训,满足中心配备要求。为校企、校地合作共建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加速成果和技术转化。
在学校与区域大企业、大公司之间牵线搭桥,为大学提供课题与经费,为企业转移技术和转化成果。要建立适应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新机制,在园区进一步凝聚高校优质创新资源,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功能,整体提升园区创新能力,为发展区域经济做出贡献。
依靠学校行业特色资源,建立各类专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行业网络服务平台等,引导大学科技园加强企业需求与技术供给对接、科技成果与金融资本对接、创新人才与科技型企业对接。学校与科技园内外企业要通过信息发布会、报告会、研讨会、沙龙等多种活动,建立密切的联系渠道。鼓励大学科技园建立区域性战略联盟和业务联盟,形成区域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和集群优势。
根据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精神,建立研发设计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园区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公共转化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园区技术交易服务与推广中心,完善孵化功能,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项目对接,促进园区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完善创新服务体系,整合校内研发力量,引进学校优势学科领域的研究中心、实验室进驻大学科技园区,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推动园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中小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或与学校联合建立研发机构,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在园区设立学校的技术转移中心工作站或直接将学校的技术转移中心设在园区,由学校和园区共同运营。
专栏6 技术成果工程
1.科技成果转化工程 建立符合学校发展的成果转化机制及配套政策,建科技成果交易中心,拟清转化流程、路径,转化的利益分配,把成果运用到创业中、到产业中,转化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 2.专利申报倍增工程 按照专利申报的要求,组织好专利申报,尤其是入园企业的发明专利申报,建立促进专利申报的奖补机制和服务体系,促进专利件数倍增。 3.科技服务体系工程 在科技园建立1 个线上+线下科技服务体系,协同校内外资源建立一批校企联合实验室、研发机构,开展校企联合项目课题攻关。
|
六、企业孵化成长行动
建立合理的企业孵化体制,保证企业有序流动,促进孵化企业毕业进入加速器,定期清理科技含量低,支撑能力弱,成长性差甚至空壳、僵尸企业,退让空间给予发展前景好的企业,重点扶持一批各板块代表性强、空间含量高的领军型高新技术企业,扶持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技术攻关、项目申报、专利申请、技术和成果转让。
聚焦与学校自身优势学科相关的产业领域,以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生物技术等的研发为重点,积极孵化、培育一批自主创新、颇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集研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企业服务、技术中介等关联企业的高度集聚,从而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以支撑贵阳市正在实施大数据的产业发展战略。实施品牌战略,引领产业集聚。园区重点引进并培育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相关企业及研究机构,打造一批品牌企业及品牌产品,着力提升科技园的知名度,加快形成特色鲜明、支撑有利的产业集群。
推动资源共享,增加园区吸引力。推出和逐步实行大学图书、资料和实验设备对园内企业开放和有偿服务制度,发挥学校科技、信息优势,增强科技园的吸引力、凝聚力。优化创业环境,吸引创业服务机构入园新建机构或设立分支机构,解决企业在运行管理、市场开发、资质认证等方面的问题,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
专栏7 企业孵化工程
1.创客团队培育工程 结合学校师生的创业意愿,开展创客团队培育,结对创新新创业政策,项目设计与市场运营,团队管理与运维,业态分析及未来展望等,培育280支以上创客团队。 2.孵化企业工程 根据科技园板块发展所需,培育以板块为引领的在孵企业,结合企业在孵的成熟度,适时推选毕业企业进入产业园区等加速器。新增在孵企业80家以上,完成15-20家高新技术企业。 3.标杆企业引领工程 重点培育领军型标杆企业,加大对标杆企业的协调服务,争取更多宽泛的支持,提升标杆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企业产值贡献。培育2—3家标杆企业,1-2家规上企业。
|
第四部分 “十四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大学科技园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贵州师范学院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加强大学科技园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引领,加快理顺大学科技园管理和运营体制机制,设立贵州师范学院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完善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运营主体的改革。加大对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工作与学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的组织、指导、统筹和协调力度,及时研究部署相关重大问题,举全校之力加大申报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工作力度,建立大学科技园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工作机制。
建立协同发展共议的发展机制,整合相关部门、单位的资源,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多方合作的科技园管理模式。形充分发挥学校、政府、企业的作用,加强彼此间的密切联动和资源整合。通过优质服务、优良政策吸引孵化企业和研发机构入驻科技园,为入园企业、师生提供优良的创业和发展环境。使科技园区真正成为实现资源共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成为反哺学科建设和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撑引擎。
二、加强经费保障
以政府引导、学校主导、企业为主的多渠道经费筹措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市级、区级各类专项资金,加大大学科技园的经费投入,协同融入区域产业园区建设,共享政策、资金、资源。学校作为大学科技园的主发起人,在引进政府和社会力量投资的同时,也要不断加大对园区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把大学科技园建设资金纳入学校预算,设立大学科技园创建专项资金,保证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申报、规划编制、调研论证、专家咨询、孵化器建设的资金需求,为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在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力量投资的前提下,学校要不断完善园区内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利用自身无形资产为科技园招商引资,为园区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对园区内的重点建设项目给予配套支持。
运用市场经营理念,多渠道筹集资金,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内外资源。建立与政府、园区、社会组织的互动机制,通过科技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方式拓展园区筹资渠道,加大对区域业态的服务,在服务中寻找发展,在服务中可持续,建立协同项目攻关、课题攻关、产业攻关的项目服务机制,探索转型发展的经费保障。
强化成本观念和效益观念,树立以绩效为目标的财务管理思想,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合理控制财务风险,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发挥技术特长,以技术创新节约运行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园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
三、加强政策与制度保障
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发挥大学科技园作为学校创新要素和社会创新要素耦合平台功能,规范大学科技园建设与管理体系,聚焦高校学科、科研、人才优势特色,将高校科教智力资源与市场优势创新资源结合,推动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和开放协同发展,促进高校科技成果成熟化和产业化,促进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孵化催生一批具有自主发明专利的高校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提升大学科技园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
最大限度用足用活政府扶持政策,继续推进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要比照贵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有关优惠政策,使学校大学科技园直接享受到高新区的相应政策;要根据大学科技园的特殊性质,通过一些政策扶持,增加对大学科技园管理公司的支持力度;对大学科技园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特设专项资金给与扶持;区域科技项目扶持资金向科技园倾斜;将大学科技园发展规划通盘规划,解决科技园发展的物理空间,给予相关的指导和管理等。科技园运营公司要建立并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积极借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技园的管理经验,努力增强科技园的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建立科学合理的人事聘任、评价与激励办法,形成薪酬分配的良性机制;建立科研创新奖励和激励制度,激发各方协同创新;加强科技园信息化建设,提高科技园管理和运行效率,实现从资源、环境、服务到管理模式的现代化和自动化。
学校要把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在政策、资源、人力配置等方面予以支持,积极创造条件,加大资源共享和开放力度,向科技园开放各种有利于科技园发展、创新的资源;为园区企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对本校师生入园创新创业从岗位、职称聘任等方面给予多项优惠政策;对园区开放校园网络,为企业拓展信息获取渠道。
四、加强信息建设和督查评估
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发挥区域联盟、专业联盟的作用,推进学科成果与运用转化的互换机制,建立常态化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与自我评价制度,保障大学科技园指标信息系统建设的动态达标,对在孵企业进行常态管理,建立和健全大学科技园基本信息数据库,定期采集日常数据,按时完成省级、国家级的数据系统动态报送。
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不断打开信息数据开放通道,保障大学科技园信息系统建设与发展相适应。加强过程管理,建立教师岗、创业岗、科研岗三岗融通评价体系,健全绩效评价机制,突出绩效导向。进一步激发各个岗位的人才人尽其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自身的发展上两不误双促进。加强科技园建设发展执行情况的监督与检查,加强科技园建设投入产出预期分析和学科绩效评估,增强科技园建设可持续发展新动能。